“陛下明察秋毫。臣此举,确有更深一层的思量。自大宋迁入之民中,有数量极其庞大的壮年男丁,或因家道中落,或因战乱流离,大多孑然一身,无资财娶妻成家。

        此等壮丁,无家室之累,无恒产之系,终日游走于乡间城郭,或聚众饮酒,或滋生事端,虽暂无大乱,然长此以往,必成治安隐患,于地方安定大为不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稍微停顿,组织了一下语言,继续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臣将那些年轻女奴安置于农庄,一来可令其从事蚕桑纺织,创造价值,二来也是让她们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,学习我大秦语言风俗,逐渐适应此地生活。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少府已开始大规模招募那些无妻无产的宋地壮汉,进入少府辖下的各类工坊、矿场、筑路队劳作,给予其足以糊口的工钱和安身之所。

        待一两年后,这些女奴适应此地,而那些壮汉通过劳作也有了微薄积蓄,便可由少府或地方官府牵头,撮合他们组建家庭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,不仅可安数百万男丁之心,亦可新增数百万户为我大秦纳税服役之民,化潜在之乱为稳固之基,人口滋生,国力自当强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,眼光长远,不仅考虑了眼前的生产问题,更涉及到了社会安定和长远的人口战略。

        厅堂内几位重臣闻言,都不禁微微点头,连一向与刘邦不太对路的范增,也下意识地捋了捋胡须,多看了刘邦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见赢宣神色平静,并无否定之意,精神更为振奋,接着禀报另一项政绩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还有一事。楚地少府农庄,借鉴了陛下带来的那几位能人所传授的土炕孵化之术,大规模孵化鸡鸭幼苗。近数月来,已累计向江南各郡县农户租赁出一千三百余万只鸡鸭幼雏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