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道:“文长,本相这样与你说吧。此番吴国临危,大汉本应相救,但吴国那边始终没有松口,故而只好令你随机应变。而且,这也是陛下自登基以来,第一次亲自点兵点将,就点了你魏文长!”
“文伟。”诸葛亮抬手指了指费祎:“你这次随文长一起去,本相再去找陛下为你讨一个使持节的名份。若有进退时机之事,由你和文长二人共决!只不过如此一来,若立了功劳,你二人可就要均分了,知道吗?”
“属下愿意!”魏延躬身行礼。
费祎被架在这里了,凡是遇到与魏延有关的头疼问题,诸葛亮始终都是让他出面来解决的,没有办法,他也只能认下。
说起来,由于这次出兵是由刘禅第一次主动提议的军事行动,从上到下都并未受到任何阻拦,甚至诸葛亮连建议都没给刘禅说几句。
借魏吴二国相争之时东顾,这是既不背盟又能为大汉争取实利的事情。
起三万兵,且只动用了一万禁军和中军,并不会影响季汉防御北方的军事强度,而且还能借此机会操练新兵。就算这些新兵战后解散,也能极大增加成都以东数郡的防御能力。
而用魏延,此人临战之时大局观和战术层面都是一流之人,在当下朝堂中仅在诸葛亮之下,刘禅这个选择也是全无半点问题。而且从源头来论,魏延初入军中之时就是刘备部曲,父亲部曲由儿子点名出任主帅,这是父恩子继,顺理成章之事。
第二日,魏延与费祎数人及扈从骑士近百,轻骑出了成都,朝着东面的广汉郡驰去。涪县和成都的军队早就奉令出发,算上时间,现在应该已经快到彼处了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;http://www.ebookportugal.net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