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太史享之父太史慈与孙氏诸将均为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年太史慈随刘繇败走之后,曾有一段短暂自立为丹阳太守的经历,而这段经历是无法遮盖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太史慈昔日北海救孔融、请援于刘备之义举自不必多说,后来太史慈与孙策于神亭战败,名义上孙策将太史慈比为臂助,但在实际行动上却并不重用。

        孙策是这样做的:他将汉时豫章郡的海昏、建昌两县于建安四年分隔开来,同样的地盘,分为了海昏、永修、西安、建昌、新吴、宜丰六县,由太史慈为建昌都尉领此六县之地。

        海昏、建昌是什么地方?是豫章郡西北的偏僻之地,桓范行军经过海昏都未作停留,而建昌则在更西的山区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名义上是抵御刘表将领刘磐,但若是重用太史慈,沿江的柴桑、豫章郡治南昌两个重地就在太史慈管辖区域的旁边,为何不将柴桑、南昌一同与了太史慈?以两县变六县近乎诈骗,孙坚、孙策父子素来骁勇,但寡恩之举也没少做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孙权接任之后,太史慈的辖区没有半点变化。攻荆州、攻黄祖等大战没有太史慈的事情,平定山越的肥差也与太史慈无关。太史慈素来忠勇仁孝不缺,死时‘丈夫生世,当带七尺之剑,以升天子之阶’的哀叹,也是其发自肺腑之言。

        昔日汉光武委任冯异经略关中之时,以七尺具剑赐予冯异。

        太史慈被孙策、孙权兄弟二人边缘化,太史享渐渐成年晓事之后,胸中也常有不平之气。加之后来部曲又被孙权褫夺,两千石的校尉又做了多年,更是不满。

        况且,太史享母亲已逝,建昌家中又只有一个女儿在,并无多少跟脚在吴地。身旁的司马许田,都伯许利、何游、赵方三人也俱是豫章乡党,可以说他们四人的利益都与太史享是一致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