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…”肖兴海:这些人连起伙来骗我的!

        大家却没空管肖兴海的懵逼,因为对他刚看完的《斗牛》更加感兴趣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也是编辑部的一个传统——发现一篇优秀的、惊艳的稿子过后,众编辑之间,会相互传阅、分享!

        不久之后,随着看过《斗牛》的编辑越来越多,他们终于开始讨论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自从去年刘鑫武的《班主任》发表之后,文坛就掀起了一股叫做伤痕文学的风,包括这一年来,我们收到的稿子,也大多都是伤痕,当然我不是说伤痕文学不好,我只是觉得我们的文坛,不应该只有这一种题材的作品,而是应该百花齐放。幸运的是,这篇《斗牛》,让我看到了严肃文学和战争文学的重新崛起,我希望这只是开始,而不是偶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徐你这个命题太大了,我来抛一个和有关的,大家有看懂《斗牛》的结尾吗?整篇文章都在告诉读者,牛二是为了帮助八路军保管奶牛,以期在将来某一天将牛还给八路军,但是最后八路军来了,为什么牛二反而没有把牛交给八路军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李组长这是个好问题,但在我看来,的最后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,但是是有暗示的,最后八路军问牛二‘这牛叫什么名字?’,牛二经过一番挣扎后回答‘九儿’。我个人对这段对话的理解是,直到真正要把牛交出去的那一刻,牛二才意识到,这头奶牛,早已经不是八路军的牛,而是他的九儿,更是他活下去的信念和意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唉,确实是这样,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,个人的命运真的很渺小,同时也很伟大!更令我意外的是,作者将一个人和一头牛的故事,也能刻画得这么传神,这真的只是那位陈老师的处女作吗?我怎么感觉这应该是一位大作家的手笔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对了,老肖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他好像找作者去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;http://www.ebookportugal.net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