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就是从地方衙门调进了中央机关啊。
就算杨沅将来倒了霉,也不会牵连到他们手上,大概率依旧能留在都察院做事。
实在不济,这是借调,还有临安府做退路呢。
于是,便有一群的押司、照磨和干练精明的公人响应。
东、南、北三厅的人听说杨沅不是来抓人而是来借人的,都不禁松了口气,对文天一行人不免羡慕起来。
樊江和王烨然一听可不干了,马上就去向杨沅抱怨,杨沅缺人,为什么不用他们。
杨沅对二人一番好言劝慰,主要是因为他二人在临安府是有实权的官员,目前都察院里能腾出来的内务位置,于文天而言有上升空间,对他二人来说最多只算平调,不如安心在临安府做出些政绩来,以待将来。
二人知道杨沅是出于这种考虑,不是他们“失了宠”,心气儿也就平了。
杨沅把文天一行人带回都察院,安排好了他们,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国子监。
杨沅先见到了晏丁,再由晏丁引见去找国子监祭酒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