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乔贞此时就上了一本,向晋王历数隗顺之忠义,请求授予他临安大狱的典狱长一职。
        宋代入仕,官员分为两种:一种是通过科举当官的,即“有出身”;另一种就是所谓的“杂出身”。
        “恩荫补官”就是杂出身,皇亲国戚和中高级官员的子弟亲属都可以被恩荫补官。
        但这种官的上限很低,而且一般来说,做不了正印官。
        第二种也是科举入仕,因为宋朝的科举不只一种。
        不过,只有杨沅他们参加的这种,是“正经”科举。
        通过其他杂学科目考中的,只能当基层低级官吏,也属于“杂出身”。
        第三种就是“流外入仕”,也就是从吏员“跃迁”为低级官吏。
        这种是升迁最有难度的,需要立过大功,甲历上没有任何错误,而且有高级官员保举。
        这使得大部分吏员毕生都没机会成为一个官。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