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完抬起头,直视周新同:

        “是个……算法,而且有相当的普适范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其实他本来想说是个“通解”,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相对保守的用词。

        周新同终于有点坐不住了,看向宋金航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的也是……”根本不用问,后者就紧跟着补充,“不是数据是……算法……或者说,一个……全新的理论框架?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用了“框架”这个词,因为其中许多深奥的数学基础,他也未能立刻完全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周新同的目光在面前几人激动而困惑的脸上扫过,最后落回自己屏幕上那份关于高比压边界热负荷的计算文件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不再尝试细看推导,而是直接跳到核心结论部分——

        一种基于流场整体拓扑演化计算边界峰值热流的方法。

        连续几页的公式和结论性描述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