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浮生想着想着,开起了小差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,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他开小差的时候,脑海里却是突然灵光一现,有了一点想法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像《调音师》可以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《调音师》有两个版本,第一个版本是法国奥利维耶·特雷内执导的一部14分钟的短片,讲述了天才钢琴家阿德里安在伯恩斯坦大赛上失利,之后伪装成盲人钢琴调音师,借此获得更多同情和消费,还能满足他的窥探欲望。一次,他到一户人家调试钢琴,却目睹了一起杀人案,被迫在继续装盲和暴露身份之间挣扎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个版本是印度导演斯里兰姆·拉格万翻拍的同名长篇电影,也因为是长篇,印度版本的《调音师》在细节上要完善许多。

        陈浮生之所以想改编这部电影,首先是它的故事同时符合东西方人的口味,简而言之也就是大家都看得懂,且都喜欢。

        满足这一点基本要求之后,本身这部电影又是一部文艺片和商业片相结合的大成作品,这意味着陈浮生将之翻拍出来之后,既可以送去冲奖,还能让它扛票房。

        相当于上了一道双保险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最后一个是私人原因,那就是陈浮生觉得自己可以挑战一下男主角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