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这三点,陈浮生没有再犹豫,正式提笔,在手里的笔记本上写下了《调音师》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写完这三个字后,陈浮生就咬起了笔帽:

        “这电影该怎么改编才好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想了一会儿,陈浮生眼前一亮:

        “有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故事放在现在的背景来说肯定是不行的,但是如果我将它放在民国的话,好像就刚好合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继续思考了大约十来分钟之后,陈浮生构思出了时代背景,再次下笔:

        ——1930年代末的上海,这是一个表面繁华奢靡,实则暗流汹涌,各方势力角力,社会矛盾尖锐,人命如草芥的时代。

        人物设定:

        男主角:陈默:27岁,曾是才华横溢的音乐学院高材生,因目睹恩师在**风波中被镇压,挚友在革命的战火当中粉身碎骨,生性怯懦的他深受刺激,对现实失望透顶,于是他选择装盲。一方面,他认为装盲可以逃避过去的阴影和可能的迫害,另一方面,他相信‘失明’能够让他变得更加专注音乐,获得更纯粹的艺术体验和灵感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